聯(lián)系我們
首頁
中心概況
國內藏學
國際交流
專家學者
學術平臺
走近藏學
中心簡介
現(xiàn)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架構
人才隊伍
重大項目
黨建工作
研究機構
科研動態(tài)
專家觀點
外事活動
國際藏學
珠峰獎榮譽獎獲得者
國內藏學專家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
全國藏學工作協(xié)調會
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
藏學珠峰論壇
藏研中心專家講壇
重大調研項目成果交流匯報會
青年藏學會
首頁
>
學術專題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專家觀點
樊鋒旭等: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也是民族地區(qū)各項工作的主線。拉薩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西藏“五期疊加”階段性特征,緊緊圍繞“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引導各族師生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特別是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深刻領會建設教育強國對民族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新期待,發(fā)揮排頭兵作用,積極探索邊疆民族地區(qū)教育系統(tǒng)推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效途徑。
王清先、陸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西藏工作的戰(zhàn)略性任務,也是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西藏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都要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這條主線。
張詩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西藏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各項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加快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多領域、多層面、多途徑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日益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不斷推進。
洪濤:黨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實踐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試驗田
中國共產黨治藏方略的逐步發(fā)展完善,是西藏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與全國一道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根本指針。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中央在西藏施行了一系列打破常規(guī)的優(yōu)惠政策,由西藏先行先試,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完善提高后,在全國普遍推廣實施。從這種意義上說,西藏的探索成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試驗田”。
馬戎:如何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一概念
?今天我們關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時,首先需要弄清楚幾個最基本的問題,特別是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這個核心概念,從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如何切實推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的各項工作。
索朗卓瑪:西藏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的歷史貢獻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是中國幾千年歷史演進的產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與各民族一道構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對中華文明的豐富和發(fā)展作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文章從歷史的維度,梳理了西藏從先古至清朝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所作的歷史貢獻。
張京澤: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幾點認識
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鑰匙。
講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故事——訪西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金果·次仁平措
?“《格薩爾》是一部藏族人民集體創(chuàng)作的英雄史詩,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之為‘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
史金波:弘揚中華文明的包容性,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我國歷史上的民族關系,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加深對各民族共同賡續(xù)中華文明血脈的認識,大力弘揚中華文明,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美郎宗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路徑探析
?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全面回顧了我們黨民族工作百年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深入分析了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沈衛(wèi)榮:藏傳佛教中國化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舉措
?近一兩年來,常聽到有人說:藏傳佛教中國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理由是既然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藏傳佛教也應該是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何以還需要中國化呢?這樣的說法初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其實,這是對黨中央提出藏傳佛教中國化號召的現(xiàn)實背景和深刻內涵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誤解。
杜永彬:論中國藏學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理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對指導新時代的藏學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理論和民族政策,以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戰(zhàn)略思想為宗旨,以新中國70多年的藏學研究成果為依據,注重涉藏研究的民族因素、區(qū)域因素和治理因素,從4個視角探討藏學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一、中國藏學研究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二、西藏與其他涉藏地區(qū)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三、藏族和其他民族與民族關系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四、歷代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系研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
鄂崇榮、韓得福、朱奕瑾: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經驗與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青海省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省建設,各族群眾人心歸聚、團結奮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越來越強,具備了走在全國前列的優(yōu)勢條件。有必要認真總結青海“鑄牢”工作探索經驗,提煉青海各地“鑄牢”工作亮點,為全國貢獻青?!拌T牢”智慧。
沈桂萍、周鵬: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牢不可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為視角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統(tǒng)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全面部署了新時代新征程走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之義,既包括建設繁榮富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也包括建設團結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廣泛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防范化解國內外影響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的消極因素,建設中華兒女團結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遠的意義。
蒙曼:如何從古典詩詞看見中華民族共同體?
古典詩詞作為中華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本身就映照出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的歷史進程,情感交融的精神光輝。
邊巴拉姆、劉榮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集中統(tǒng)一路徑——以西藏精準扶貧與鄉(xiāng)村振興銜接為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效取決于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特別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各項具體支撐工作是不是堅持了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這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集中統(tǒng)一路徑的內涵。作為黨集中統(tǒng)一領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支撐工作之一,推進精準扶貧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著眼點、著力點與突破口及最佳典范與生動實踐。以西藏為例,在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消除絕對貧困,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解決深度貧困,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情感認同,銜接鄉(xiāng)村振興,豐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構路徑,以生動實踐與顯著成效豐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集中統(tǒng)一路徑的內涵。
黃金東:挖掘古籍時代價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古籍事業(yè)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2022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要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整理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古籍文獻,挖掘弘揚蘊含其中的民族團結進步思想,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要充分挖掘古籍時代價值,加強對古籍的保護、整理、挖掘,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滋養(yǎng)。
劉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資源——以西藏民居壁畫中的中華文化意象為例
對西藏民居壁畫多層面美學梳理與學理分析,綜合藏漢民族的歷史文獻和民俗審美等多學科研究成果進行論述。西藏現(xiàn)當代民居壁畫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象,以及藏漢民族在民俗文化上的同構共性和藝術樣式上的“類質同象”性,顯示其象征意義的美學內涵和自古以來藏漢民俗文化間就存在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當代民居壁畫等民俗文化是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文化資源,要進一步挖掘其蘊含的美學價值。
孫海悅 | 民族古籍: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兑庖姟诽岢?,推動少數(shù)民族文字古籍文獻的搶救保護,推動少數(shù)民族文字古籍文獻整理研究和譯介出版,加強少數(shù)民族古籍整理研究部門等古籍工作專業(yè)機構建設等。
田茂旺 | 中華民族共同體元素的表達:打箭爐商貨的類別、技藝與消費
清代打箭爐市場的興起日益成為連接漢藏物資與文化交流的重鎮(zhèn)。在人們經濟行為的生產、交換與消費過程中,打箭爐流通的商貨有輸入型、輸出型和漢藏文化元素結合型類別,其產品的類別、技藝與消費呈現(xiàn)出中華民族共同性的元素與符號。
1
2
3
4
5
6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