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首頁
中心概況
國內(nèi)藏學
國際交流
專家學者
學術平臺
走近藏學
中心簡介
現(xiàn)任領導
歷任領導
組織架構
人才隊伍
重大項目
黨建工作
研究機構
科研動態(tài)
專家觀點
外事活動
國際藏學
珠峰獎榮譽獎獲得者
國內(nèi)藏學專家
北京國際藏學研討會
全國藏學工作協(xié)調(diào)會
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
藏學珠峰論壇
藏研中心專家講壇
重大調(diào)研項目成果交流匯報會
青年藏學會
首頁
>
國內(nèi)藏學
>
研究機構
>
其他地區(qū)
南開大學漢藏語學科
南開大學漢藏語學科,發(fā)軔于西南聯(lián)大時期的“邊疆人文研究室”,由原西南聯(lián)大教員、著名語言學家邢公畹先生開創(chuàng),迄今有70余年的歷史,是1981年國內(nèi)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也是中國大陸綜合性高校中唯一的民族語學博士點。
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
2014年9月25日,浙江大學批準成立“浙江大學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中心“行政掛靠人文學院,業(yè)務歸口社會科學研究院”,辦公地點設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西三C樓216教室。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中山大學的社會學、人類學有著悠久的學科歷史及深厚的學術底蘊。 學院辦有學術刊物《南方人口》(CSSCI來源期刊),建有人類學博物館,并設有社會工作實驗室、人類學實驗室、考古學實驗室。
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
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是我校2013年3月在原西北民族研究中心(2001年9月建立)基礎上組建的獨立研究機構,為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處級建制。研究院現(xiàn)有專職科研人員16名,其中教授(研究員)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6人,助理研究員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
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
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是直屬學校的重點研究機構,2004年11月成立,2007年9月正式設置實體編制,2008年設為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F(xiàn)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除1名行政人員外,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后研究人員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人。教師學歷,博士學歷達到90%以上。
陜西師范大學國外藏學研究中心
藏學研究早已成為國際顯學,隨著中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中國藏學研究也逐漸與國際接軌。然而縱觀國內(nèi)學界,對國外藏學發(fā)展的關注與研究,既缺乏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也缺少動態(tài)信息更新。為此,有必要成立專門機構,致力于全面系統(tǒng)搜集和整理國外藏學研究著述,以學術研究的認真態(tài)度和嚴謹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國外藏事信息動態(tài),以便掌握國外藏學研究的整體發(fā)展和最新動向。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9月,原名中國科學院陜西分院考古研究所,1963年歸屬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后改名陜西省考古研究所。1970年1月,陜西省考古研究所與陜西省博物館、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合并,原考古研究所人員仍從事考古勘探發(fā)掘和研究工作。1978年10月,經(jīng)中共陜西省委辦公廳批準恢復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建制。1984年劃歸陜西省文物局管理。2006年12月,經(jīng)陜西省編制委員會批準更名為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下設有西藏考古研究室、文物保護研究室等與西藏文物考古研究關系密切的研究室。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6月,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由我國歷史地理學奠基人、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譚其驤教授創(chuàng)辦的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經(jīng)教育部批準,在研究室基礎上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確定為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歷史地理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正式掛牌。
上海師范大學藏學研究中心
上海師范大學藏學研究中心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藏族語言文字、藏傳佛教、藏族藝術等領域,特別是利用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和方法的藏語方言研究是本中心的特色,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同時還開發(fā)了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建立了一定規(guī)模的藏語方言有聲語言數(shù)據(jù)庫。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宗教所設有宗教學原理、當代宗教和宗教史等研究室,并內(nèi)部發(fā)行《當代宗教研究》雜志,擁有宗教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由原河北師范學院歷史系、原河北師范大學歷史系于1996年合并而成,一直是學校的重點學科。張恒壽、王樹民、胡如雷、黃德祿等曾在此弘文勵教,苑書義、沈長云等仍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這些史學名家為學科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多年來幾代學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學院目前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在2012年教育部組織的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中,中國史排名第22位,世界史排名第26位,考古學排名第13位。
黃淮學院
黃淮學院是2004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升格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43年的辦學歷史,是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zhàn)略研究試點院校、中國應用技術大學聯(lián)盟副理事長單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河南省文明單位、河南省園林綠化先進單位,河南省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政治大學,為臺灣地區(qū)知名院校之一。簡稱政治大學、政大,前身為1927年中國國民黨在南京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1954年在臺北木柵復校。政治大學是一所以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見長的綜合大學,以培養(yǎng)具有“人文關懷、專業(yè)創(chuàng)新、國際視野”的新世紀領導人為重要使命。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位于臺北市東區(qū)八德路與南京東路之間的光復北路六十巷內(nèi)法光寺內(nèi),由如學禪師創(chuàng)辦于1989年9月。如學禪師早年畢業(yè)于新竹高女,出家后赴日研修佛法,就讀于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創(chuàng)辦的東京駒澤大學,修習道元禪法。畢業(yè)返臺后,主持碧山巖寺,其后創(chuàng)辦法光寺,有感于社會文明的快速發(fā)展,佛教界需要有高素質(zhì)的弘化人才方可勝任,遂排除萬難,于1989年9月創(chuàng)立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請當代佛學大師印順長老擔任該所導師,并聘請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佛學博士恒清法師擔任首任所長。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